污水处理系统操作规程
一、 总则
1、本规程是用于指导污水处理、正常运行的技术文件和依据,它包括职责、管理范围、运行原理、操作守则、化验检测、维护管理等相关内容。企业还应按企业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和岗位职责,作为本规程的细化和补充。
2、本规程适用于污水处理站的水处理操作运行员工及管理、化验、技术和维护检验人员。
3、污水处理营运人员,应进行相关岗位的培训,应达到懂原理、会操作、能诊断、可排故,同时还可进行简单的维护管理,保证处理效果。
4、特别提示:不认真阅读本规程或违规进行操作,将可能造成事故或损失。
二、 职责
1、污水处理站员工应保证站内所有设施的完好,并处于良好的运行工作状态,发现故障及时排除,不得带病工作,不得违章作业。
2、严格执行本规程和企业相关规定,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,实现安全运行,达到废水处理要求效果。
3、做好营运工作记录和水质检测报表,接受企业相关部门的检查。
三、 管理范围
从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起,至污水流经污水处理站的各个单元,实现达标排放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全部建(构)筑物、设备、仪表、控制系统和绿化、安全系统。
四、 工艺过程和功能原理
1、工艺
微电解工艺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,又称内电解法。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 , 利 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 1.2V 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,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。
当系统通水后,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 ,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。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 新生态 [H] 、Fe2 + 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 色基团或助色基团,甚至断链,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;生成的 Fe2 + 进一步氧化成 Fe3 +,它们的水合物 具有较强的吸附 - 絮凝活性,特别是在加碱调 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,它们的 吸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,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,金属粒子及有 机大分子。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、氧化 - 还原、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。该 法具有适用范围广、处理效果好、成本低廉、操作维护方便,不需消耗电力资源等优点。该工艺用于难降解 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 COD 和色度,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,同时对氨氮的脱除具有很好的效 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