污泥,是污水经过物理法、化学法、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副产物,是一种由有机残片、细菌菌体、无机颗粒、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。其主要特性为含水率高(一般未脱水的污泥含水率大于90%)、有机物含量高、易腐化发臭、污泥密度小、颗粒较细,呈介于固体和液体两种形态之间的胶体状态,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。
污泥无处不在。像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泥,各种工业废水处理产生的工业废水污泥(印染废水污泥,电镀废水污泥,石油废水污泥等),还有河道疏浚挖出来的底泥等。那么,这些污泥是如何分类的呢?今天就由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污水处理后的污泥该如何分类。
1.根据污泥的来源分类
根据污泥的来源,大致可分为给水污泥(原水净化产生的污泥)、生活污水污泥和工业废水污泥三类。
2.根据污泥的性质分类
根据污泥的性质,可将污泥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两大类。
有机污泥是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的污泥,具有亲水性,像生活污水污泥就属于有机污泥;无机污泥是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的污泥,一般呈疏水性,也常被成为沉渣或泥渣,像给水处理沉砂池以及某些工业废水物理、化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都属于无机污泥。
3.根据污泥的处理工艺分类
根据污泥的处理工艺,可将污泥分为四类:初沉污泥、剩余活性污泥、消化污泥和化学污泥。
初沉污泥是指污水一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;
剩余活性污泥是指从二沉池或沉淀区排出的活性污泥;
消化污泥是指生污泥经过好氧或厌氧消化后产生的污泥;
化学污泥是指化学强化一级处理或三级处理后产生的污泥。
4.根据污泥产生的不同阶段分类
根据污泥产生的不同阶段,可将污泥分为生污泥、浓缩污泥、消化污泥、脱水干化污泥、干燥污泥。
生污泥是指从初沉池和二沉池分离出来的沉淀物和悬浮物的总称;
浓缩污泥是指生污泥经浓缩处理后得到的污泥;
消化污泥是指生污泥经好氧或厌氧消化后得到的污泥;
脱水干化污泥是指经脱水干化处理后得到的污泥;
干燥污泥是指经干燥处理后的污泥。